手機版

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1 1 1

《辯證看 務實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2》

共產黨員網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深度解讀

國際上通行的三種監管模式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曾聯合發布《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質量:強化國家食品控制體系指南》,總結了目前不同國家三種主要的監管模式:一是單一機構監管模式;二是多部門監管模式;三是綜合監管模式,由獨立的機構進行綜合管理,并由多個部門分別監管執法。我國目前的監管體制,比較接近于第三種模式。

權威聲音

解決食品安全需抓源頭

韓長賦(農業部部長):解決食品安全,包括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最重要的有兩條:第一,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監管體系,嚴厲打擊,絕不寬容;第二,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只有使農產品生產過程可控、流通過程可追溯,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水平。

■2012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對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情況進行量化評級,其中動態等級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分別通過大笑、微笑和平臉三種卡通形象向消費者公示,未張貼食品安全等級公示牌的餐飲單位將被曝光。

■2011年10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成立,承擔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交流和食品安全標準等技術支持工作。目前,已構建以31個省級和312個縣級監測點為基礎的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

企業第一責任怎樣落實

誰生產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乃天經地義。企業是食品的生產經營主體,也是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是企業的第一責任。

食品安全,既是消費者的“生命線”,也應成為食品企業的“生命線”。當出現問題食品時,企業不僅會被政府部門依法處理,也會受到市場懲罰。“三聚氰胺”致三鹿破產、“瘦肉精”讓雙匯元氣大傷、黃曲霉毒素使蒙牛股價大跌,都表明保障安全對于企業是何等重要。

因而,每個食品企業都應當好第一責任人。必須樹立以質取勝、安全第一的理念,堅持誠信為本,自覺守法經營。同時規范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如生產經營過程記錄制度、出廠強制檢驗、索證索票制度、從業人員培訓和健康管理制度、不合格食品召回和下架退市制度等,規模以上企業還要設置食品安全管理機構。企業負責人和主要從業人員都應接受每年不少于40小時的集中培訓。

當然,企業作為市場主體,追求利潤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天性,決定了僅靠自律難以制止一些不良企業的違法行為。當前食品安全領域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不法分子不講誠信,故意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因而,落實企業第一責任,既靠自律,更靠他律,使食品企業“不敢犯法、不能犯法、犯不起法”。

嚴格市場準入。目前國家已制定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三類許可審查制度,近兩年清理整頓了一大批企業。以乳制品為例,2011年全國1176家企業中約4成被淘汰,生鮮乳收購站減少34%。今后應繼續嚴格行政許可,嚴把市場準入關,防止不具備食品安全保障條件的企業進入。同時適度提高門檻,強化證后監管,穩步提升食品企業素質,從源頭上減少食品安全隱患。

建立追溯制度。為食品配備“身份證”,記錄“前世今生”,是實現全程監管的基礎性工作。從2010年開始,商務部試點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初步建立中央和城市兩級追溯管理平臺。應進一步完善食品追溯體系,既延長追溯環節,從流通延伸到生產、加工環節;又拓寬追溯領域,從肉菜延伸到食品主要品種,做到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

完善信用體系。“業無信不興。”目前工信部已出臺食品工業企業誠信評價體系,開通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其中嬰幼兒乳粉企業100%建立誠信管理體系。下一步將全面建立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信用檔案,建立誠信信息共享機制和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完善激勵約束政策,使失信者“一處失信、寸步難行”。

加大懲處力度。“禁奸止過,莫若重刑。”只有嚴字當頭、重典治亂,才能真正起到警示和震懾作用。2011年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將食品安全犯罪處罰從“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可判處“死刑”,并且取消了罰金數額的限制,為加大懲處力度提供了一把利劍。今后必須按照從嚴從快原則,嚴厲查處食品安全違法違規案件,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使其不敢以身試法。

專家點評

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

陳君石(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靠監管出來的,更不是檢測出來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理想的狀態是過程管理,而不是終端產品的抽樣檢測,因為最后查到有問題已經晚了。

社會公眾如何積極參與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企業的責任,同時也需要社會公眾積極參與。2011年食品安全案件的查處,90%的線索來自群眾舉報或消費者投訴。

人人需要安全食品,人人維護食品安全。為此,《食品安全法》專門對相關的社會各方作出了鼓勵性或義務性規定。具體來說,就是普通群眾、新聞媒體、行業協會等共同參與,發揮各自優勢和作用,形成維護食品安全的合力。

廣大群眾積極舉報。2011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出臺《關于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的指導意見》,各地也相繼出臺具體實施辦法,設立專項獎勵資金,上海、湖北、江西等地還開通統一舉報電話。有關部門正在繼續完善鼓勵措施,包括健全首接負責制、提高舉報線索核查效率、發展群眾信息員和志愿者隊伍等。我們每個人都應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這場“保胃戰”中,壓縮不法分子的生存空間。

新聞媒體加強監督。媒體已成為披露食品安全違法現象的重要渠道。2011年共披露560余條消息,特別是“瘦肉精”的曝光直接引發了一年多的專項整治。新聞媒體應進一步加強輿論監督,敢于揭露食品安全違法活動。同時,食品安全問題“燃點低”,容易引發公眾恐慌,輿論監督應堅持客觀、公正,避免失實報道引起負面影響。

行業協會主動引導。行業協會是入會企業的“婆家”,是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西方發達國家都十分注意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很多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都是從行業標準而來的,法國零售行業協會在整個食品安全管理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實踐證明,行業協會良好的自律機制可有效減輕政府的監管壓力,有利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我國各類食品行業協會也應發揮貼近企業的優勢,加強行業內部約束,引導企業加強自律、遵守法律,杜絕“行業潛規則”,清除行業中的“害群之馬”,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30多年時間解決了人民吃得飽的問題,我們也一定能夠解決人民吃得好、吃得安全的問題。隨著各項法律政策的完善和監管力度的加強,從田間到餐桌,從牧場到廚房,食品“進口”安全之路會越走越順暢。

政策傳真

有獎舉報范圍

1.在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收購、運輸過程中使用違禁藥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

2.使用非食用物質和原料生產食品,違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或者使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的。

3.收購、加工、銷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制品,或者向畜禽及畜禽產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的。

4.加工銷售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肉類,或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肉類制品的。

5.生產、經營變質、過期、混有異物、摻假摻雜偽劣食品的。

6.仿冒他人注冊商標生產經營食品、偽造食品產地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食品生產許可標志或者其他產品標志生產經營食品的。

7.未按食品安全標準規定超范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

——摘自《關于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28日 09:38 來源:學習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編輯:朱子艷 打印
无码av色欲中文字幕久久专区,91不卡在线精品国产,欧美精品一iGAO为爱激情,欧洲黄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 | 久久精品专区网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日本精品不在线一区二区色 |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 | 日本一区二区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