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加強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青海探索實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工程”(以下簡稱“培根鑄魂工程”),著力打造從要素到功能、從局部到整體、從理論到實踐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全鏈條閉環體系,推動廣大黨員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
【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吨袊伯a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明確提出,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長效機制,推動黨員學深悟透、入腦入心。近年來,青海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秉持以理論武裝為根本、黨性教育為核心、能力提升為主線、考核評估為抓手的理念,通過集中培訓、集體學習、個人自學、組織生活、實踐鍛煉等方式,引導廣大黨員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動力。然而,一些地方和單位在組織開展理論學習教育過程中,還存在部署安排不及時、內容零碎不系統、工作機制不順暢等問題。為此,青海堅持問題導向,2022年部署實施“培根鑄魂工程”,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做法】
(一)以系統化的思路做好統籌協調。按照全省“一盤棋”的理念,系統謀劃、協調聯動、有序推進。科學設計,提升黨員教育培訓引領力。在省委領導下,省委組織部牽頭抓總,省委宣傳部、省委黨校(青海行政學院)共同參與,研究制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工程”實施方案》,明確總體目標、職能分工,指導各級黨組織規范落實各項任務。編寫《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黨支部書記和黨員教育培訓大綱》,明確各級黨組織開展黨員教育重點內容,從政治、經濟、生態文明、民族團結、鄉村振興等方面系統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統籌推進,形成黨員教育培訓協調力。發揮全省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協調機制效能,省委組織部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會同紀檢、宣傳、黨校、發改、財政等職能部門,專題分析研究重點任務,針對師資隊伍結構薄弱、少數民族教材資源開發不足、陣地建設經費投入不均衡等問題,加強會商協作,吸納各方意見,合力推動解決,形成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壓實責任,增強黨員教育培訓驅動力。制定《黨員教育責任清單》,明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學習研討、專題讀書班等5項以上率下責任,黨委(黨組)書記定期召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協調小組會、階段性工作推進會等5項領導統籌責任,基層黨委制定學習計劃、指導所轄黨支部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等6項推進落實責任,黨支部集體學習、述學評學等10項基本責任,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常態化、規范化。
(二)以項目化的措施抓實教育培訓。根據民族地區黨員教育特點和需要,設計開展“培根鑄魂工程”十個行動,切實讓黨的創新理論教育生動鮮活。理論學習形式豐富多樣。實施學習型黨支部建設行動,采取舉辦面對面講壇、初心讀書會、知識競賽等,引導黨員自覺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實施“七進七講”專題宣講行動,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社區講堂、牧區帳篷講堂等教育陣地,不斷增強理論宣講多樣性。實施專題黨課講授行動,以“領導干部帶頭講、專家學者深入講、媒體平臺多樣講、先進典型現身講”的形式,使黨課內容更加豐富。實施黨史學習教育常態長效行動,舉辦“黨史故事我來講 人人爭當主講人”線上展評活動,營造比學趕超良好學習氛圍。實施個人自學質量提升行動,推行日學一小時、周聽一堂課、一月一交流、一季一體會、半年一本書、一年一總結的“六個一”模式,推動黨員自學有效開展。集中培訓把握精準分類。圍繞“用5年時間把全體黨員普遍輪訓一遍”的目標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實施分級分類專題培訓行動。對黨支部書記,在系統強化理論武裝的基礎上,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作為培訓重點;對普通黨員,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意義、科學體系作為培訓重點;對農牧民黨員,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作為培訓重點,切實增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實效。工程實施以來,共舉辦省級示范培訓班28期、培訓2100余人次,示范帶動全省各級黨組織培訓黨支部書記2.1萬名、黨員9.6萬名。實踐平臺推動學用轉化。以專題調研常態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成果鞏固、崗位爭創一流競賽、先進典型選樹四個行動為依托,引導黨員在具體實踐中增強學識本領,在大戰大考中檢驗學習成效。西寧市組織開展“微調研、解民憂”崗位建功活動,鼓勵黨員撲下身子搞調研、摸實情,要求每人至少完成2項便民小事并掛賬限期銷號;海西州持續打造“線上政治動員+線下迅速集結+先進典型選樹”的黨員教育模式,激勵黨員關鍵時候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去。
海北州門源縣緊扣“培根鑄魂工程”打造特色情景式黨課
(三)以特色化的理念整合教育資源。結合省情實際,開發本地特色教育資源,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教育提質增效。研發特色學習課程。緊扣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結合“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省情定位,開發守護“中華水塔”、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產業“四地”和“六個現代化新青海建設”等特色課程。挖掘“兩彈一星”精神、慕生忠開路精神、玉樹抗震救災精神等紅色教育資源,同步編入《黨支部書記和黨員教育培訓大綱》。譯制《農牧民黨員教育讀本》、《如何當好村黨支部書記》等漢藏雙語課程1000余部,少數民族語言教材資源庫初具規模。打造特色線上陣地。在青海黨建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開設《晨習》、《榜樣》、《青聽》等5個特色專欄,打造《榜樣講黨課》、《信仰的力量》線上主題課堂,搭建起淬煉黨性的“線上熔爐”。主題教育期間,結合全省“8+X”理論學習體系,開設《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欄,發布信息450余篇,點擊量達20余萬人次。優化特色師資結構。將各領域“土專家”、“田秀才”納入基層師資隊伍,不斷擴大理論宣講師資規模。海南州根據“冬夏兩季草場”區域劃分,將精通漢藏雙語的政策解讀專家、牧業技術能手按比例編入7個“馬背講師團”,定期深入牧民黨員牧場、居點,開展“送教上門”30余場,培訓農牧民黨員800余人次,將黨的最新政策理論、養殖專業技術送到了牧民“家門口”;西寧市遴選基層黨組織書記、優秀黨員代表等,組建“夏都百人講師團”,采取分組包片的方式,深入基層送教授課800余場。
西寧市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知識競答”主題黨日活動
(四)以規范化的制度保障教育質量。把強化制度建設作為“培根鑄魂工程”的重要保障,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日常教育立規。制定《青海省黨員日常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施規范》、《青海省黨員政治訓練實施規范》、《青海省黨員實踐鍛煉實施規范》、《青海省黨員網上學習實施規范》等制度性文件,根據農村、社區、機關、國有企業、兩新組織黨員等不同群體日常學習需求,優化內容設計,做到精準施教。述學評學提質。制定《青海省黨員政治理論學習考核評估規范》,推動市(州)、區(縣)廣泛采取述學、評學、考學方式進行交叉互評,規范怎么述、如何評、結果如何用等內容,在互評互檢互促中提升工作水平。黃南州建立“比、曬、評”機制,對做法成效突出的案例進行匯編,在全州范圍內宣傳推廣;玉樹州通過隨機抽查、查閱資料、個別訪談、現場反饋、書記表態、限時回訪的方式,每年由州委組織部直接抽評20%,其余80%由各縣之間互評互檢,實現交叉互評全覆蓋。督導檢查問效。制定印發《關于督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工作規程》及《督查辦理工作辦法》等制度,定期督導各地各單位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年度計劃制定實施、重點課程設置、工作進展等情況,每半年對各級黨組織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員教育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和省委關于黨員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實情況進行督導考核,形成常態化監督機制,并依托“青海黨建”系列平臺開設《基層黨建年終考 各地逐一“曬答卷”》專欄,對成效做法進行梳理刊登,有力推動領導干部抓教育、管教育。
【啟示】
(一)切實增強政治性是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的根本。青海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形式,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這啟示我們,要在突出主題主線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把政治要求立起來、政治標準融進來,使廣大黨員真正將黨的創新理論植入靈魂、深入骨髓、融入血脈。
(二)切實增強實踐性是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的關鍵。青海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崗位建功、常態化調研、為民辦實事等實踐活動,推動廣大黨員深刻理解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努力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這啟示我們,要從不同群體黨員特點和需求出發,不斷拓展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的實踐載體,突出學用結合,以理論武裝推動能力提升,讓黨員在履職擔當中錘煉黨性、增強本領。
(三)切實增強系統性是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的支撐。青海堅持系統觀念,把統籌指導、協調各方、建章立制作為推動“培根鑄魂工程”的關鍵措施,通過制定教學大綱、召開聯席會議、壓實各級責任、加強考核評估,進一步推動工作協調機制化、教育內容體系化、責任標準制度化,形成了大抓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的工作格局。這啟示我們,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整體發力、統籌推進,形成以上率下、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確保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走深走實、落地見效。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