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黨建的工作理念,通過實施“火車頭、領頭羊、尖刀班、頂梁柱、突擊隊”五大工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凝聚發展合力,為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實施“火車頭”工程,著力建設能夠推動鄉村振興的農村黨組織。該縣強化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不斷深化“黨支部+”模式,打破地域和行業限制,在規模化經營主體建立黨支部69個,推動基層黨組織“上產業鏈”“進合作社”“入種養基地”“進農業園區”等;開展軟弱渙散農村黨組織整頓,針對帶富領富能力不強、村黨組織書記不勝任不盡職等11類問題,落實“四個一”舉措,9名村黨組織書記履職能力得到提升,對5名不勝任不盡職的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調整,對22名村“兩委”干部進行“一對一”警示談話,有效發揮農村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健全完善村級工作運行機制,全縣440個村全部健全“六位一體”村級組織管理體系,促進村級組織規范運行,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換屆以來,通過“四議兩公開”決策村級重大事項3200多件,暢通黨員群眾參與黨內活動、村級事務的渠道。
實施“領頭羊”工程,著力選配能夠推動鄉村振興的村黨組織書記。該縣提升村黨組織書記主責主業意識,鄉鎮黨委書記每月召開村黨組織書記工作例會,開展村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半年向鄉鎮黨委進行一次述職,現場評議打分,連續2次排名后三位的調整退出;建設“三有型”黨組織書記隊伍,堅持把“有可靠的政治素質、有優良的品德口碑、有擔當的工作能力”作為村黨組織書記選任標準,下大力調整看攤守業型村黨組織書記,將能力強、素質高、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輕創業型優秀人才吸納進來,著力配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目前全縣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8.9歲,50歲以下249名,占56.6%,大專以上學歷112名,占25.5%,學歷、年齡實現“一升一降”;開展能力提升行動育強村黨組織“領頭羊”,通過集中輪訓、實地觀摩、結對幫帶,有力提升村黨組織書記能力素質,組織村干部走出去學習560多人次,鄉鎮實行兜底培訓1925人次。
實施“尖刀班”工程,著力建設能夠助力鄉村振興的農村黨員隊伍。該縣堅持發展黨員向農村傾斜、農村發展黨員以優秀青年和致富帶頭人為主的原則,近5年來,每年農村新發展黨員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達48.6%,農村黨員隊伍結構和素質得到進一步優化和提升,積極鼓勵引導農村黨員參加實用技術培訓,帶頭發展產業;強化教育管理立足崗位作示范,堅持把黨員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累計為基層黨員發放學習資料4.3萬余冊,開設“赤城黨建”微信公眾號,定期向全縣黨員發送黨建學習知識和工作動態,組織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引導黨員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實行黨員和致富帶頭人“雙向培育”模式,著力把農民黨員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創業的新型農民,目前已從致富帶頭人隊伍中累計發展黨員623名,使黨員成為發展農村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帶領群眾致富、推進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實施“頂梁柱”工程,著力發展能夠助力鄉村振興的村集體經濟。該縣借地域優勢下大力發展集體經濟,赤城縣是典型的山區縣,依托森林覆蓋率高和光照充分的自然優勢,建設光伏電站和申請公益林管護項目,增加村集體收入,全縣289個村獲得公益林管護補貼收入,此項年收入最高村達32萬元,光伏收益覆蓋440個村,村年均收入16萬元左右;借區位優勢下大力發展集體經濟,赤城縣毗鄰北京,近年來,圍繞旅游產業發展,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旅資源、生態資源,有效破解農村房屋閑置及產權浪費問題,發展鄉村旅游,走出一條“空心村”治理新路,以浩門嶺銘悅鄉居為代表的一大批農旅融合產業項目在赤城農村興起,實現農民獲益集體增收,全縣15個村開發民宿旅游項目,村年均增收3萬元;借資源優勢下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堅持走“造血式”路子,在農村大力實施土地復墾及修復工作,將新整理出的集中連片耕地整體出租,增加集體收入。3年來,全縣35個村實施土地整理項目,新增耕地9465畝,村集體將新增土地出租,年增收280萬元。
實施“突擊隊”工程,著力選派能夠助力鄉村振興的駐村工作隊。該縣為鄉村振興增添精兵,統籌各級選派力量,因村派人、科學組隊,增派工作隊147個,全縣399個鄉村振興工作隊與村黨組織共同研究謀劃,制定三年發展規劃和集體經濟增收計劃;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利用干部自身優勢、派出單位后盾作用和社會幫扶力量,累計投入4000多萬元,幫助當地發展致富產業、實施村莊建設、幫辦實事,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