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山東東營市根據省委組織部部署,在全省率先開展實體化建設鄉鎮(街道)黨校(黨員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基層黨校)工作,按照“統籌資源、整合力量,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思路,在全市40個鄉鎮(街道)全部建設實體化基層黨校,基層黨員培訓缺人管、缺陣地、缺師資、缺經費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一些黨員“入黨幾十年,沒沾黨校邊”的現象不復存在。截至2022年10月,各基層黨校共舉辦培訓班1350余期,培訓黨員18萬余人次,基層黨委兜底培訓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為全省全面建設實體化基層黨校提供了成功經驗,相關做法獲評“2019—2020年度山東組織工作創新獎”,被《人民日報》、《中國組織人事報》等媒體宣傳報道。
【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校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強調“要加強各級黨校特別是基層黨校建設”。黨中央先后出臺系列黨內法規,對基層黨校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規定“縣、鄉兩級黨委應當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建好用好鄉鎮黨校、黨員活動室”;《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明確“市、縣黨委或者基層黨委每年應當組織黨員集中輪訓,主要依托縣級黨校(行政學校)、基層黨校等進行”;《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要求“加強縣級黨校(行政學校)和基層黨校建設”。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黨中央部署要求,東營市充分整合黨員教育培訓資源,持續加強和改進基層黨校建設,著力破解原有基層黨校已不再實際運行、縣級黨校承訓能力有限、普通黨員進黨校培訓難等問題。2018年選取15個鄉鎮(街道)進行試點,2019年全市全面鋪開,2020年起圍繞“實體化”辦學目標,按照山東省委組織部統一部署,推動黨員教育中心工作機構向鄉鎮(街道)延伸,將基層黨校名稱統一明確為鄉鎮(街道)黨校(黨員教育中心),進一步落實機構編制、配齊配強工作力量,真正使黨校培訓覆蓋到各領域各行業每名黨員,為落實《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提出的全體黨員普遍輪訓任務提供陣地保障。
【做法】
(一)落實機構編制,解決“有專人辦學”問題。東營市指導各縣(區)出臺文件明確機構設置、落實人員編制,確保基層黨校日常教學管理專人在抓、專人來管。在領導體制上,明確基層黨校由鄉鎮(街道)黨(工)委領導,同時接受上級黨校業務指導,組建專門校務委員會,校長、副校長分別由黨(工)委書記、副書記和組織委員兼任,重大事項共同研究,把握辦學方向,推進任務落實。在機構設置上,依托鄉鎮(街道)黨建工作辦公室加掛黨校牌子,內設辦公室、教務室等機構,明確具體職能職責,專職負責基層黨校的日常教學管理。在人員編制上,根據鄉鎮(街道)大小、轄區黨員多少,分別核增1—2個黨建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職數、2—3個事業編制,全市40個鄉鎮(街道)共核定編制88個,有效充實了基層黨校辦學力量。
(二)建實教學陣地,解決“有場所教學”問題。堅持節約辦黨校,重點在盤活現有資產資源上做文章,不另起爐灶、不搞重復建設。培訓場所“抓整合”。按照“陣地共用、特色鮮明、開放運行”的原則,綜合考慮鄉鎮(街道)實際情況和黨員分布特點,對現有場所進行整合利用,建設實用、開放、共享的基層黨校。全市40所基層黨校中,19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建設,10所依托鄉鎮(街道)辦公樓建設,6所依托農業產業基地建設,5所依托閑置中小學建設。配套建設“抓規范”。按照有醒目標識、有規章制度、有教學計劃、有電教設施、有黨建書籍、有檔案資料的“六有”標準,對基層黨校軟硬件配套建設進行規范,力求設施完備、功能完善、管理有序。全市規模最大、承載能力最強的廣饒縣大碼頭鎮委黨校建筑面積達2萬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1200余名學員吃、住、訓。陣地體系“抓延伸”。為方便黨員就近參加培訓,根據鄉鎮(街道)地域面積和黨員數量,在部分村(社區)設立136處現場教學點,打造51處現場教學基地,推動培訓陣地向最基層延伸,提高了黨員參訓的便捷性、實效性。
廣饒縣大王鎮依托閑置中小學建設鎮委黨校(黨員教育中心)
(三)充實師資隊伍,解決“有教師授課”問題。牢固樹立“大統籌”理念,拓寬選用視野,集納各類人才,打造政治過硬、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專兼結合“聘師資”。依托市、縣級黨校,按照每所基層黨校不少于20人、專兼職相結合的標準,組建由黨校教師、領導干部、先模人物和“土專家”、“田秀才”等組成的師資庫,并根據基層黨員培訓工作需要進行動態調整。截至2022年10月,全市入庫師資達1400余人。創新機制“引師資”。每年年初,由縣(區)黨委組織部對各鄉鎮(街道)黨(工)委列出的本年度基層黨員培訓授課選題進行梳理匯總,結合上級要求、黨員需求確定培訓“菜單”,各基層黨校根據培訓“菜單”優先從師資庫中選擇授課人員。對無合適人選的授課題目,由縣(區)面向高等院校等統一發布服務采購公告,組織競爭性磋商選配優質師資。幫包聯系“強師資”。每所基層黨校由上級黨校選派1名領導班子成員、2—3名教師幫包聯系,定期進行師資培訓指導;市、縣級黨校成立巡回講師團,定期開展送學下鄉,幫助提高授課能力。廣饒縣每年定期舉辦基層黨校師資能力提升班,邀請縣委黨校教師從提高政治站位、加強業務學習、科學高效備課、掌握授課技巧等方面進行系統培訓。
(四)抓實培訓課程,解決“有內容教學”問題。堅持“體現黨校宗旨、符合基層實際、適應黨員需求”的原則,圍繞《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明確的黨員教育培訓首要政治任務和7項基本任務,科學設置三類課程,綜合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案例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讓基層黨員學得進、記得住、用得好。抓好“必修課”。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在最突出位置,為保證授課質量,定期組織上級黨校骨干教師到基層黨校進行講授,推動基層黨員在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上下功夫。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全市各基層黨校第一時間開展二十大精神學習培訓“五個一”活動,通過舉辦一次專題培訓、開展一次主題黨課、組織一次送課下鄉、舉辦一次線上公開課、開展一次主題討論,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夯實“基礎課”。將黨的基本知識、黨的歷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等作為重要教學內容,設置專門課程,強化專題培訓。要求各基層黨校“必修課”、“基礎課”兩類課程比重不低于總課時的70%,教育引導基層黨員不斷提高理論素質、增強黨性修養。東營市墾利區依托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黃河口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開展黨員教育培訓“鑄魂”工程,開設《墾區革命故事》等系列紅色課程,為基層黨員鑄魂補鈣。統籌“選修課”。各基層黨校圍繞鄉村振興、城市基層治理等,根據不同領域不同群體黨員需要,開發各具特色的培訓課程,積極開展科學文化知識、文明禮儀、就業技能、特色種植(養殖)等培訓,切實滿足基層黨員多樣化、個性化培訓需求,不斷增強黨員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五)夯實制度建設,解決“有機制保障”問題。堅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不斷加強經費、教學、信息化保障,使基層黨校能夠常態長效運行。完善經費保障制度。按照“基本經費1萬元+黨員人均50元”的標準,將基層黨校經費納入同級財政年度預算,同時加大上級黨費支持力度,用于日常教學管理、培訓教材開發、教師授課補助、學員就餐安排等,還為少數重點班次提供住宿。2022年,全市各基層黨校共列支經費537萬元,為組織常態化培訓提供了有力保障。完善教學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教學管理、學員管理、培訓學時、培訓效果評估等制度,探索實行黨校師資考核評價制度和動態管理機制,切實保障基層黨校規范、高效運行。每年年初,指導各基層黨校研究制定年度教學計劃,科學安排培訓班次,根據實際確定半天到一周不等的學制,并結合舉辦冬訓春訓等“兜底性”安排,從制度上保證有受訓能力的黨員每年進黨校參加一次培訓。完善信息化保障制度。為進一步增強培訓效果,充分發揮“燈塔—黨建在線”網絡平臺和東營黨建可視化管理服務系統、黨建網站、微信公眾號等信息化平臺作用,開發整理優質教學資源,僅2022年就上傳課件220部、開設網上課堂19期,為基層黨校線下教學提供有益補充。
東營市河口區孤島鎮委黨校(黨員教育中心)開展黨員集中培訓
【啟示】
(一)堅持主責主業、立根固本,是建設基層黨校的根本導向。東營市各基層黨校在辦學實踐中,堅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在最突出位置,突出抓好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確保了黨校辦學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這啟示我們,要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作為基層黨校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的中心內容,加強黨中央精神學習培訓,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堅定不移做“兩個確立”的忠誠擁護者和“兩個維護”的示范引領者。
(二)堅持黨校姓黨、黨委主抓,是建設基層黨校的基本保證。東營市將基層黨校建設納入基層黨建總體安排,突出鄉鎮(街道)黨(工)委的辦學主體地位,明確黨(工)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作為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切實做成“一把手”工程。這啟示我們,黨校因黨而立、為黨而辦,要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原則,持續壓緊壓實鄉鎮(街道)黨(工)委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對基層黨校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
(三)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整合,是建設基層黨校的重要方法。東營市注重市縣鄉三級上下聯動,組織部門與宣傳、黨校、編制等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多方共同發力,著力解決機構、編制、人員、陣地、經費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構建“共建共管、共享共用”的基層黨校建設工作格局。這啟示我們,基層黨校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強化系統觀念,理順體制機制,加強資源整合,實現高效協同,“一攬子”推進黨校建設全面提升。
(四)堅持以用為主、常態長效,是建設基層黨校的關鍵所在。東營市指導各基層黨校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區分農村、社區、機關、學校等不同領域,以及黨支部書記、普通黨員、流動黨員等不同群體黨員特點,精準確定調訓對象、設置培訓課程,推動基層黨員進黨校成為常態。這啟示我們,基層黨校建設要突出實踐實干實效,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根據形勢任務需要和基層黨員需求開展黨員教育培訓,豐富培訓內容、優化培訓方式,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使培訓真正受歡迎、見實效。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