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新疆考察調研時就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更好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磅礴力量指明方向。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我們黨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確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各民族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團結進步。實踐充分證明,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各民族團結和諧,則國家興旺、社會安定、人民幸福。要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要格外珍惜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56個民族擰成一股繩,保持定力、腳踏實地,同心協力、踔厲奮發,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繼續奮斗。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華文明是各民族文化的根脈所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端正歷史文化認知,突出中華文化特征和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多角度全方位構建展現中華文化共同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事實的話語體系和有效載體,讓中華文化通過實物實景實事得到充分展現、直抵人心,教育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要鑄牢中國心、中華魂,特別是要深入推進青少年“筑基”工程,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
中華民族一家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緊密聯系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異、包容多樣,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充分考慮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實際,不斷創新方式載體,推動各族群眾逐步實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就能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進一步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
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各民族大團結的中國一定是無往而不勝的,一定是有著光明未來的。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匯聚各民族勠力同心、開拓進取的強大正能量,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必然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會到來。
延伸閱讀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